鋼結構住宅輕鋼活動房的應用前景十分的廣泛
發布日期:2015-06-13 00:00 點擊:
多年來,我國住宅建設主要是粗放型生產,住宅建造以現場手工濕作業生產方式為主,不僅生產效率低、建設周期長,而且能耗高、環境污染大。近年來,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,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人們對安全、舒適、健康、綠色等高品質住宅的需求越來越迫切。實踐證明,輕鋼活動房結構住宅能夠滿足人們對理想住宅的要求,輕型鋼結構住宅建筑形式不僅能夠營造更舒適、安全的使用空間,而且在提高住宅建筑質量和產業化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。不僅如此,中國鋼鐵生產過剩,或許可以從民用建筑用鋼入手,也許能找到真正的出路。近些年國家出臺一些措施,對于綠色建筑進行財政補貼,鋼結構建筑就是其中的一種,這對于鋼鐵行業是一個不錯的福音。隨著我國鋼結構建筑技術的逐步進步,鋼結構住宅輕鋼活動房大規模推廣勢在必行,鋼鐵企業應該重視并抓住這個機會,那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。
我國的住宅施工多采取現場生產的方式,將建筑材料、設備運送建筑工地,進行現場作業,施工工序幾十年不變。這種傳統的生產方式由于企業的管理水平的差異和人員素質的差異,造成了現場材料浪費現象突出,現場管理粗放,水電浪費嚴重,垃圾排放處理不善。而且不利于節能減排,不利于持續發展。
這些年來,震災頻發,建筑房屋抗震性能差是導致人員傷亡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。而鋼結構住宅建筑的抗震性在每次地震中得以驗證,特別是在汶川地震中,以九州體育館為代表的鋼結構建筑成了災民的避難所,鋼結構以其特有的安全性呵護著人民的生命和財產。
眾所周知,日本是地震多發國家,日本鋼結構住宅的發展有其特定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,特別是上世紀,日本政府在每一次大地震災害發生后,痛定思痛,都會修訂法規,補充條款,提高建筑抗震標準。建筑商都會根據建筑受損程度和不同情況,專題進行研究和提出新的技術解決方案,持續不斷的改進建筑的結構體系,重視對造成傷害案例的研究,技術成果立即得到國家政府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,并進行推廣和運用。這一點值得我國建筑企業很好的學習和借鑒。